《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资讯前沿-七星资讯-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七星资讯 » 资讯前沿 » 正文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04-29

  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雅安市人民政府发布《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7年,雅安市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一批绿色生产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至0.87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明显,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剩余生活垃圾实现焚烧处理占比达90%;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稳定在9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绿色和装配式建筑广泛推广,新建绿色建筑形成规模,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4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80%。全文如下: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五届市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雅安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9日
 
  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雅安市人民政府
 
  二〇二四年四月
 
  前 言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22〕52号)要求,结合雅安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基础、“美丽雅安”建设工作基础、上位规划、“十四五”时期专项规划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制定本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厚植“无废”本底,擦亮“生态”招牌,充分发挥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绿色发展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围绕雅安市工业、旅游业“双引擎”,统筹城市绿色转型与固体废物管理,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体推动固体废物全过程污染治理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统筹推进。识别雅安市主要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加快补齐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结合上位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及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
 
  (三)坚持源头减量和全程管理,防控风险。按照源头减量优先,消减固体废物的产生;资源梯次利用和高效循环先行,充分发挥固体废物资源价值;无害处置兜底,消除环境风险的“三化”原则,构建完善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技术体系,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环境污染风险。
 
  (四)坚持党政主导和协同共治,全民参与。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多元共治、公众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体制机制;结合雅安市独特文化魅力,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全社会共建“无废城市”的良好氛围。
 
  三、建设范围及时限
 
  (一)建设范围
 
  建设范围为雅安市全域,包括雅安市8个县(区),幅员面积15046平方公里。
 
  (二)建设时限
 
  实施方案基准年为2020年;建设准备阶段:2021-2023年;重点推动阶段:2024-2025年;巩固提升阶段:2026-2027年;2027年以后,持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第二章 目标与指标
 
  一、总体目标
 
  紧扣“生态茶马道,无废熊猫城”定位,围绕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生态建设取得新进步、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标,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为重点,共同推进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构建“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无害处置、全程监管”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行政市场双轮驱动的“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到2027年,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全面达成,“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完善,“无废理念”宣传教育成效显著,“生态茶马道,智慧危废园”和“无废熊猫城,高岗新示范”的特色更加凸显,形成一批“无废细胞”,建成一批绿色示范项目,培育成熟绿色金融市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成为建设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无废城市”。
 
  二、建设目标
 
  到2027年,雅安市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一批绿色生产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至0.87吨/万元(工业增加值);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明显,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剩余生活垃圾实现焚烧处理占比达90%;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稳定在9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绿色和装配式建筑广泛推广,新建绿色建筑形成规模,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40%,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达80%。
 
  三、指标选择
 
  《“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2021年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提出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
 
  在全面梳理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基础上,系统分析固体废物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雅安市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基础等条件,以“补短板,强特色”为原则,选取《指标体系(2021年版)》提出的25项必选指标和22项可选指标,涉及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最终处置、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等5个方面,新增特色指标1项,共48项。其中,“补短板”指标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垃圾分类覆盖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等;“强特色”指标包括: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新增特色指标:“高岗村模式”示范村。
 
  现状数值尚未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选择国家标准作为目标值,现状数值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按照自我对比、改进提高原则,设置高于现状的数值作为目标值。
 
  指标体系详见附件1所示。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兴工:加快支柱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工业固废资源利用
 
  (一)构建“产业-园区-企业”三位一体的循环利用产业,用足废弃资源
 
  1.产业低碳发展
 
  立足雅安市水电等资源丰富优势,提出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目标和达峰路径,推动工业领域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和固体废物处置领域碳减排。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加大大数据、锂电、绿色建筑材料等绿色产业培育力度,推动落后产能淘汰。持续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推广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加强绿色设计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改造,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1+6+N”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企业,探索创建碳中和工业园区、碳中和工厂,逐步降低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
 
  2.园区循环改造
 
  对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四川石棉工业园区等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积极创建绿色园区。持续推进企业(园区)循环式生产,支持碳酸钙粉体、锂电池负极材料等相关产业链拓展增强,形成一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小、循环利用率高的示范企业。各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特点,加强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建材产业等产业循环式组合,推进园区内产业“首尾相连”、物料“闭路循环”,实现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规范建设园区固体废物贮存与集中利用处置设施,严禁将工业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达到0.90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到2027年,该指标达到0.87吨/万元(工业增加值)。
 
  3.企业清洁生产
 
  按计划推进铅锌冶炼、铅锌矿采选、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强制性+自愿性”方式,鼓励企业提升工艺技术,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到2025年,雅安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2027年,持续稳步提升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二)健全“源头-过程-末端”三化一全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强综合治理
 
  1.源头减量化
 
  完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提高铅锌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建材制造等固体废物产量较大行业准入要求。加强工业企业生产链、供应链绿色改造,推行绿色产品设计,加强产品全周期绿色管理。推动产废量大的企业建设固体废物自行利用处置项目,通过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促进各类固体废物在企业内部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加快探索铅锌冶炼、铅锌矿采选等重点行业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化路径。鼓励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雅安安山钢铁有限公司、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单位积极创建“无废工厂”“绿色工厂”。
 
  2.过程资源化
 
  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按元素价值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延伸铅锌冶炼等行业冶炼炉渣、尾矿(共伴生矿)梯次利用深度,构建冶炼炉渣的梯次利用产业链,提高有价组分提取效率,形成具有区域和行业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依托四川宝兴汉白玉特色产业园,提升建材行业接纳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拓展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利用渠道,推动工业固废在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组织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四川汉源、石棉工业园区、四川荥经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率先实现园内新增工业固体废物能用尽用、存量工业固体废物有序减少。推动历史堆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多渠道制备建材产品等技术的产业化。加强跨区域、跨行业固体废物的协同利用处置,探索建立区域性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资源化利用中心。到2025年,雅安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92%。
 
  3.末端无害化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根据不同工业固体废物属性因地制宜采取预处理措施,降低环境风险。鼓励水泥生产、建材制造、生活垃圾焚烧等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的协同利用处置,推进行业龙头、优质企业与属地政府联合开展低值废物协同焚烧试点。大力推进石棉县、汉源县等矿区开展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持续推动在用、永久封场、临时封场的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的分类施策,针对在用堆场强化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针对永久封场和临时封场堆场中堆存量较大的堆场加强覆膜和渗滤液系统管控,确保规范堆存;针对堆存量较小堆场,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思路,科学制定一堆一策“清堆”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历史遗留高风险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的生态治理。
 
  (三)落实“开发-治理-复垦”三合一编的绿色矿山方案,践行“两山理论”
 
  1.矿山开发利用
 
  以煤、铅锌、饰面石材等生产矿山为重点,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发、应用先进适用的采选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矿产资源采选水平,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加强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准入管理和监督检查。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鼓励矿山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之间的原料、产品、固体废物的合理循环,充分利用矿山固体废物和尾矿资源中的有用元素。加强对大理岩、花岗岩、灰岩等饰面和粉体材料的规范开发和综合利用,延伸新型非金属矿产业链,提升深加工利用水平与产物附加值。加强技术攻关,探索推进尾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鼓励铅锌矿冶炼、铅锌矿采选企业在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档升级、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多方面积极申请项目,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
 
  2.尾矿治理防控
 
  推动矿渣、尾矿在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等领域无害化、规模化利用。进一步提升石棉县、汉源县等地冶炼废渣、尾矿的利用处置能力。深化石棉县、汉源县等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强化矿渣堆整治,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环境风险隐患。加强尾矿库专项整治与环境风险监管,定期排查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完善“一库一档”,针对性开展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3.场地生态复垦
 
  完善在建与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管理配套政策。落实采矿权人主体责任,使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和尾矿库的生态修复治理。探索实施“生态修复+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的生态修复模式,按照“一矿一策”“一库一档”加快推进雅安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二、富农:推广特色农业种养循环,实现农业固废固本归源
 
  (一)推广畜禽粪污种养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1.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积极推广干清粪节水养殖模式,减少粪污产生量;加强畜禽投入品管理,降低畜禽养殖重金属、抗生素、氮排泄量;做好雨污分流,切实从源头提高畜禽养殖的清洁化水平。完善畜禽养殖场储粪池、稀释池和输送管网等粪污收集运输设施建设,解决畜禽粪污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大型养殖场智能化、中型养殖场机械化水平,完善家庭养殖户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探索畜禽粪污快速、高效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利用技术;鼓励大中型养殖场配置沼气发电等利用设施,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2.因地施肥,匹配科学合理的消纳面积
 
  结合“一核、三带、多园”产业布局,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促进粪肥资源化利用;鼓励采取承包流传、协议消纳等方式,促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布局,保障土地承载力和消纳配套土地面积相匹配。
 
  3.综合利用,推广“种养循环”特色农业模式
 
  以名山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为重点,依托雨城区、天全县和芦山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优化种植养殖业布局,推广“畜-沼-作物(雅茶、雅果、雅竹、雅药)”等特色农业模式。依托天全县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推行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大力推广“种养循环”特色农业模式。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85%。
 
  (二)扩大病死畜禽收运范围,提高集中无害处理比例
 
  健全大中型养殖场及家庭养殖户的防疫体系,减少病死畜禽产生量。按照“统一收集、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原则,健全病死畜禽收集处理体系,扩大第三方无害化处理公司的收运范围,进一步提升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比例,到2025年,全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到2027年,该指标稳定在85%以上。
 
  (三)加强作物秸秆开发利用,优化多元综合利用途径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优化各类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形成布局合理、多元高值利用的结构,总体提升秸秆利用效益。依托雨城区、宝兴县食用菌产业基地和汉源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等项目,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多元利用。到2025年,雅安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93%以上。
 
  (四)推进农膜农药源头减量,减轻回收处理压力
 
  1.合理选用农膜,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因地制宜调减部分作物覆盖面积;加强农膜科学选用,推进农膜规范使用,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鼓励使用生物可降解农膜;推广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栽培等农田地膜减量替代技术,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点,推进全市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逐步建立健全“广大农户捡拾交售、回收网点分类收集、企业利用处理”的回收处理体系。到2025年,雅安市农膜回收率达到86%。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86%以上。
 
  2.科学使用农药,规范收运处理体系
 
  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抓实农业生产科学安全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以农药经营门店、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重点,加密布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加强汉源县、天全县、芦山县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收集。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焚烧处理和填埋处置。到2025年,雅安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5%。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87%。
 
  三、雅城:统筹城乡建设一体推进,完善生活固废分类处理
 
  (一)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加强设备设施日常维护
 
  深入落实《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实施方案》(雅城生活垃圾办〔2020〕1号),扩大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范围,统筹推进收集点和中转(压缩)站新(改、扩)建项目建设,完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配套设施设备,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加强日常维护。推进雅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建设,同步加快飞灰、渗滤液、底渣配套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探索存量垃圾治理和利用模式,构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到2025年底,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4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剩余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比达到75%。到2027年,上述指标力争提升至45%、45%及90%。
 
  (二)配置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构建“分散-集中”处理模式
 
  在食堂、餐饮服务单位提倡绿色就餐,实行“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完善厨余垃圾收运设施配置,优化收运路线,健全收运体系。加快推进芦山县等收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广油水分离设施。引导集贸市场、超市、食堂、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居住区安装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就地处理餐厨垃圾;选用先进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技术,加快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构建“分布小型化+集中规模化”处理模式。推进雅安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设,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提高居民和非居民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促进城镇污泥协同处理,补齐干化焚烧处理短板
 
  提高城镇污水污泥脱水效率,选用脱水效率高的污泥脱水设备,减少污泥产生量,优化收运体系。鼓励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生物处理技术,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垃圾焚烧发电厂、水泥窑等协同处置,推进雅安市“污泥干化+垃圾焚烧”协同处理项目建设,逐步降低填埋处置比重。到2025年,雅安市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四)促进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延长循环利用产业链条
 
  1.统筹规划,融合两网
 
  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大件垃圾等可回收物集散场地和分拣处理中心,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升级改造已有回收站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示范站点建设,实现经营规范化和“一网多用”。采用“互联网+再生资源”创新可回收物回收模式,鼓励再生资源企业开展再生资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延伸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条。加快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大件垃圾无害化处置。
 
  2.减少用量,加强回收
 
  严格执行“限塑令”,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使用量;加强青衣江、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引导企业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鼓励快递包装循环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减少快递包装用量,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化包装回收体系建设。到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200个,全市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快递包装材料比例保持在90%以上。到2027年,持续推进覆盖城乡的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建设,持续提高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快递包装材料比例。
 
  3.提升能力,健全链条
 
  依托四川中荥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四川中骏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四川省赛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等,提升报废机动车拆解能力,健全拆解服务链条;扶持金属回收加工利用龙头企业,推动金属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基准年相比,到2025年,再生资源回收增长率达到65%。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130%。
 
  (五)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建筑垃圾分类处理
 
  1.推广绿色建筑,加强源头分类
 
  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加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力度,减少高碳建材产品使用;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在设计、施工和交付等环节落实绿色发展要求;推行绿色建造方式,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成品住宅,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与堆放管理制度,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规范建筑垃圾源头分类收集。优化垃圾收运路线,减少建筑垃圾运输距离。
 
  2.补齐利用设施,规范处置场地
 
  落实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保障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设用地,补齐资源化利用设施。加快雅安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项目建设。依托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区域协同,扩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加强废混凝土、废砂浆、废石、废砖瓦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规范既有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场地,推进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消纳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完成与省级平台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到2027年,该指标力争提升至70%。
 
  四、利企:抓实重点企业全程管控,落实危险废物减量降险
 
  (一)强化产废源头精细管理,降低产生强度
 
  1.完善内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鼓励四川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汉源盛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和汉源县源富锌业有限公司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单位,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完善内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程度和危险废物内部全过程监管能力,实现源头管控,降低环境风险。
 
  2.科学谋划减量化管理工作
 
  加强四川汉源、石棉工业园区、四川雅安、荥经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源头监管,科学编制工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通过工艺更新、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途径,降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持续推进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逐步探索将危险废物年产生量100吨以上重点企业以及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名单,鼓励年产生量100吨以下10吨以上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截至2025年,全面实现雅安市大宗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截至2027年,持续推进大宗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
 
  (二)完善收集运输过程衔接,健全收运体系
 
  1.提升小微企业收集转运能力
 
  从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开展四川中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雅安市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设。支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深入小微企业、汽修行业、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开展危险废物收集转运服务,从而解决小微企业、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衔接不及时、成本高等问题。
 
  2.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
 
  充分发挥各县(区)小型医疗机构“最后一公里”、环卫、第三方运输单位等收运体系作用,完善各县(区)自行收运能力。完善医疗废物代收集管理体系,做好医疗废物产生台账、贮存台账、出库转移台账记录,医疗废物代收集单位及时将收集转移数据填报至“无废四川”信息系统。推进医疗废物转移电子联单运行,实现医疗废物收集全过程透明化、实时化、可追溯化,保障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置。
 
  (三)鼓励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提高利用效率
 
  1.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研发综合利用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对标国家和全省同类设施的最优水平,研发危险废物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石棉县和汉源县在产企业铅锌冶炼浸出渣、净化渣、锌浮渣等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水平,减少铅锌冶炼行业产生危险废物贮存量,化解环境风险;拓展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类别、途径和方式,补齐危险废物处理类别;加快企业内部自行利用,或在产业园区内部循环利用,打造上下游产业闭环,从而提高危险废物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支持重点难点技术攻关研究应用
 
  积极鼓励有关科研院所和重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单位针对处置量大、综合利用难度较大的危险废物类别开展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研究工作。鼓励探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量。对目前以处置为主的危险废物,鼓励开发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替代终端处置方式。
 
  (四)提升无害处置风险管控,保障环境安全
 
  1.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
 
  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科学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鼓励采取多元投资和市场化方式建设规模化危险废物利用设施。加快推进雅安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补齐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HW49(其他废物)等类别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力争实现区域内危险废物产处动态平衡。
 
  2.强化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
 
  依托雅安清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雅安循环经济固废综合处置项目,加快补齐药物性医疗废物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短板,力争实现雅安市全类别医疗废物区域内处置。明确安全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处置去向,确保医疗废物最终得到安全无害化处置。制定完善医疗废物应急收运处置方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雅安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满足处置需求。
 
  (五)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1.引导产废单位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危险废物重点产生单位的帮扶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危险废物规范管理,按时准确完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及规范化管理要求做好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及处置工作。
 
  2.加强危险废物转移运输监管
 
  强化危险废物电子联单及运输资质管理,落实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车辆、人员及运输路线监管要求。完善“点对点”的常备通行路线规划,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安全便捷以及风险可控,着力打击非法转移以及危险废物运输途中的倾倒、倒卖行为。鼓励危险废物就近转移处置,减少危险废物转移风险。落实《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提升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效率。完善危险废物应急处置机制,将涉危险废物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纳入政府应急响应体系,完善环境应急响应预案。
 
  3.强化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督管理
 
  严格要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使用“无废四川”等信息系统制定管理计划、进行申报登记,及时在系统录入电子台账,实时运行电子联单;重点加强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全程溯源监管,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跟踪、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管;充分利用“无废四川”数据信息和预警功能,对比分析危险废物变化异常情况,提高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水平和能力,逐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度的监管体系。
 
  五、惠民:促进茶马古道生态循环,建设熊猫故里无废乡村
 
  (一)生态茶马道,智慧危废园
 
  1.示范意义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雅安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又是千年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和全国最大的藏茶生产基地,因此,保持优质生态环境质量的历史责任重大。与此同时,雅安市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石材、铅锌矿等矿产资源优势突出,铅锌矿等绿色开采、冶炼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因此,旨在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在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集中的汉源县、石棉县等地,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示范改造,打造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样板,形成雅安市的“无废名片”。
 
  2.重点方向
 
  在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四川汉源工业园区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处置量大的区域开展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和循环利用示范。
 
  3.工作基础及实施计划
 
  截至2022年,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均已被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单位纳入了四川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园区)、四川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名单和省级绿色园区,并编制了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目前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循环。拟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进一步延伸园区特色产业链,加强冶炼废渣、含锌废物(HW23)、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等的梯次利用深度,进一步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彻底消除环境风险。
 
  4.建设任务
 
  进一步延伸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链。延长及增强其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链下游比重,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通过锌锭产品的延伸加工和下游产品升级,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以科技创新和清洁生产为手段,促进冶炼废渣、含锌废物的产业化、高值化利用。发展冶炼废渣中伴生金属的提取产业链,实现梯次利用。依托园内废渣终端消纳单位对梯次利用后废渣再一步提炼,分选精煤、铁银粉等,全面打造以冶炼废渣、多金属伴生、氧硫共生复杂难处理矿物资源梯级处置、循环利用、综合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加强园内涉及危险废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对园内危险废物年产生量10吨以上的企业开展“物联网+”监管,全面实现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的电子标签化。针对重点企业,基本实现重点工位、重点区域的可视化监管。推动园区预警报警平台建设,实现环境风险防控智能化。到2025年,基本实现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四川石棉工业园区的智慧化监管。到2027年,持续推进园区智慧化监管。
 
  (二)无废熊猫城,高岗新示范
 
  1.示范意义
 
  雅安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区域,建有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地范围内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通过持续巩固雅安市“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困难,收运和处理费用居高不下的现状,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无废细胞”建设样板。
 
  2.内涵特征
 
  结合雅安市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敏感度较高,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大、分布散等特点,从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利用+处理”全过程系统性角度出发,优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健全管理模式,提高处理效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岗村模式”长效运行。
 
  雅安市发布了《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巩固“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因地制宜推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同时,雅安市名山区、宝兴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为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无废细胞”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
 
  3.建设任务
 
  持续深入贯彻落实《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若干规定》,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收运处置,优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提升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逐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信息化监管平台,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强化智能化的全过程管理;立足于“简单实用”原则,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先易后难、抓点带面”的思路,健全激励机制,深化示范引领;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实现“高岗村模式”长效运行。
 
  以熊猫文化为载体,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宣传教育,建设高质量的“无废乡村”细胞,从垃圾运行机制体制、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垃圾管理公众参与等方面,全方位挖掘“无废城市”文化内涵,打造“无废熊猫城”示范品牌。持续巩固“高岗村模式”示范村创建成果,到2025年底,雅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稳定在100%。到2027年,该指标保持稳定在100%。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健全制度体系,明确政府之“责”
 
  (一)明确责任,加强考核
 
  成立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专项工作专班,研究部署“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各阶段实施计划、年度任务。专班办公室根据《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梳理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各县(区)、园区管委会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根据“无废城市”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清单,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各县(区)年度目标任务清单。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并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挂钩。对年度考核评估结果未通过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二)协同管理,完善机制
 
  完善部门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等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务实高效”的跨部门会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专项整治合力。深化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分级分类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区域协同、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固体废物收集贮存服务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密切协作配合,不断完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规范统计,信息公开
 
  市级相关部门协同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统计范围、口径、分类和方法,建立健全台账、统计调查制度。积极推进雅安市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建设,持续打通和整合各部门业务数据,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图”“一套数”。实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增强固体废物管理信息透明度。
 
  二、加强市场体系,借好社会之“力”
 
  (一)落实责任,信用管理
 
  落实固体废物产生者责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固体废物规范贮存、处置责任。积极落实环境保护税制度,对排放固体废物的主体征收环境保护税,促进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健康发展。构建固体废物管理市场诚信体系,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将违反固体废物管理要求的失信行为归集共享至全国信用共享平台,推动开展联合惩戒。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扩大投保范围。
 
  (二)政府引导,吸引资本
 
  积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结合宝兴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契机,不断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畅通的机制体制,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市场个体等投入生态产品开发利用项目。借助市场化手段配置资金,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采取PPP等模式,通过特许经营、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广泛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节能节水产品采购金额比重达到95%以上,环保产品采购金额比重达到95%以上。到2027年,持续推进节能节水产品与环保产品采购金额比重。
 
  (三)加大投入,完善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治理资金、地方政府债券、优惠贷款等支持,加大“无废城市”建设经费投入,以及对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相关技术研发、设备生产、服务咨询等企业的培育。积极探索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财政制度和绿色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银、企信息对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建立绿色项目认证和共享,鼓励有需求的企业开展绿色企业认证,通过绿色信贷等信贷政策,“川碳快贴”等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工具撬动社会资本力量,扩大项目范围。
 
  三、完善监管体系,擦亮监管之“眼”
 
  (一)严把准入,全程监督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章节编写;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有效鉴别,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甄别和管控;从严审批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产生量大,且雅安市内无配套利用处置能力的项目。完善雅安市固体废物“互联网+监管”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智能分析等技术,对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置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健全地区协作联动防控机制,与成都市、甘孜州等相邻市(州)协同,建立健全定期巡查、公共监督、进展通报、情况反馈、挂牌督办、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保障固体废物流向清晰。重点加强对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全程溯源监管,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跟踪、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智能化、可视化监管,逐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调度的监管体系。
 
  (二)加大力度,严格执法
 
  结合雅安市实际,建立健全依法推进污染防治、风险防范、协同执法监管等工作机制,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等工作与执法相衔接。落实属地责任,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加强固体废物执法监管。对发现的企业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非法转运等环境违法案件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强化部门联动、行政司法对接,开展不定期、“双随机、一公开”固体废物专项执法行动,对固体废物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对典型行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加强监测机构监管,生态环境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行动,深入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汽修行业的监督管理,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定期联合开展环保汽修集中攻坚专项行动等。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求,积极曝光固体废物违法典型案例,加强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震慑。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动力,以队伍能力建设为保障,科技赋能,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形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体系。
 
  (三)网格监测,预警应急
 
  稳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建设,构建涵盖水、气、土壤、固体废物多个要素的环境监测网络。全面建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完善覆盖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研究固体废物监测、检测、鉴别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全面提升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强行业、园区、企业风险防范管控,根据园区行业类型、企业分布、环境要素特征,科学布点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数据汇总、分析和反馈平台,构建日常数据汇总趋势分析及超阈值污染数据实时反馈机制;加强数据共享、信息互联力度,推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园区管委会、企业共享污染物排放实时数据。
 
  (四)全民参与,信息公开
 
  持续推进监测信息公开和监测设施开放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完善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检举危险废物倾倒等环境违法行为。鼓励、促进公众参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全民行动,点燃群众之“心”
 
  (一)传播“无废文化”,营造无废氛围
 
  建立有效宣传推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公众影响力。制定雅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宣传工作方案,将“汉阙”“茶马古道”“大熊猫”“茶”等雅安市特色符号融入“无废文化”宣传中。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无废”理念宣传工作,树立绿色生活理念、普及绿色环保知识、引导绿色生产方式。结合芦山花灯、芦山八月彩楼会、三雅文化等传统活动及文化,将“无废”理念融入各类文化活动,扩大雅安“无废城市”影响力。将“无废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学校、企业、干部等相关教育或培训体系,结合公众满意度调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无废城市”建设氛围。强化全民环保责任意识,打造“无废城市”宣传科普教育基地。
 
  (二)打造无废示范,建设无废细胞
 
  积极推动“无废细胞”建设。推动工厂、商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开展“无废细胞”建设,打造一批“无废细胞”试点,在资源节约、垃圾分类、废物再利用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以碧峰峡、蒙顶山、上里古镇等景区为主要试点单位,推进建设“无废景区”,强化景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废弃饮料瓶、餐饮垃圾等分类收运。到2025年,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力争建设“无废乡村”50个、“无废小区”20个、“无废工厂”15个、“无废医院”5个、“无废酒店”5个(其中“无废商务酒店”3个、“无废星级酒店”2个)、“无废商场”1个、“无废机关”5个、“无废景区”5个、“无废园区”2个、“无废工地”2个、“无废学校”5个。到2027年,持续推进“无废细胞”建设,打造雅安市“无废熊猫城”新名片。
 
  更多环保资讯,请关注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http://www.beidouzhiku.cn/)。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环保管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