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讯: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塑捡塑”,旨在提高人们对塑料污染的危害认识,鼓励人们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并促进循环使用。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人类每年产生约4.6亿公吨的塑料,每年有超过1400万公吨的塑料进入并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同时,人类每年产生约4.6亿公吨的塑料,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6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更加严重的是,与塑料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占到2050年允许排放总量的15%。如不采取有效干预手段,那么,预计到2040年,每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塑料垃圾数量将增加近两倍,达到每年2300-3700 万吨。
塑料污染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威胁到了环境和经济。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受到威胁,甚至有可能被完全破坏。例如:捕食性动物误食塑料碎片、塑料垃圾堆积导致海岸线污染、塑料颗粒在水中分解,污染海洋食物链等。
更为惊人的是,除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塑料”已经蔓延至人类的食物链当中。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人均每周约摄入5克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在饮用水中发现的“微塑料颗粒”造成的累积效应,可能最终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长远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从源头上遏制塑料污染的产生。快跟随北斗视角的镜头学习一些低碳减塑的小妙招,一起为地球减负。

垃圾分类,让塑料制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用帆布手提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环保又美观。

自带水杯,拒绝使用一次性水瓶

拒绝塑料吸管,纸吸管、不锈钢吸管和玻璃吸管也是不错的选择

购买可生物降解的牙刷,更加对环境友好

购买天然面料的衣物,避免聚酯纤维等合成材质的衣饰


少吃口香糖,不宜回收且容易污染环境

选购商品时,优先选择无包装或者简洁包装的商品

改用玻璃、不锈钢容器储存物品,是朝着减少家庭塑料使用迈出的一大步。

用完的塑料制品不要乱扔,动动手就能让它重获新生。

用完的塑料制品不要乱扔,动动手就能让它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