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产业政策-专业情报站-七星资讯-北斗智库环保管家

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松扫一扫 环保更简单

个人中心

网站客服

扫码咨询 方便快捷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七星资讯 » 专业情报站 » 产业政策 » 正文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甘肃省工信委 | 发布时间:2017-06-07

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属有关工业协会,各市州工信委,兰州新区经发局,省属和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454号)和《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甘政发〔2015〕90号),根据省政府要求,省工信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省工信委                    省发展改革委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省政府国资委
 
  2017年5月18日
 
  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454号)和《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甘政发〔2015〕90号),充分发挥我省原材料资源优势,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未来竞争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需求牵引和战略导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技术装备急需为主攻方向,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推进材料先行、产用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军民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协同促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着力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种、关键工艺技术与专用装备,延伸拓展产业链,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不断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需求牵引,创新发展。发挥市场需求对新材料开发应用的引导作用,紧紧围绕重大战略急需,立足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推动合作创新与开放共享创新。强化产用结合,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上下游协作配套,加快应用示范。推动新材料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中小企业分工合作,培育有资源、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2、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做强一批新材料产业发展核心企业,支持企业完善产业链、拓展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聚焦重点方向、重点企业和重点地区,强化组织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导向作用,完善新材料初期市场培育措施,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3、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统筹规划,集聚要素,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优先发展具有良好产业基础、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新材料。促进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辐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和配套项目建设,形成一批上接特色优势产业、下延终端消费市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链,全面提升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4、两化融合,军民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新材料融合发展,推动新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及测试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新材料需求对接,支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新材料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军民共用新材料技术双向转型转化,积极发展军民共用新材料。
 
  5、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把合作开放共享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大向西开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强化引资引技引企,借助外部资金、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吸引资金、企业和技术入甘,注重产业关联和优势互补,共建产业链、共享价值链,助推新材料产业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材料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左右,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整合构建一批新材料产业创新载体,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产学研用相结合,到2020年,力争培育3个以上省级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10个左右以新材料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产业体系初步完善。依托我省原材料产业基础和优势,以兰州石化、金川公司、白银公司、稀土公司、酒钢集团、中复连众(酒泉)复合材料公司等大型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加大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延伸拓展产业链,完善优化产业配套。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建设镍钴、铜铝合金、电池材料、高性能橡胶、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水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氟材料、碳基新材料、聚芳硫醚、特种环保涂料、稀土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记忆合金材料、增材制造粉体材料、高性能碳/石墨材料等15个左右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引领带动作用强的省级以上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发展。
 
  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防建设需要,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创建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引领产业升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不断增强新材料产业对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
 
  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拓展新材料应用领域,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端结构材料等新材料,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材料等重点领域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新型电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加速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所需新材料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所需新材料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发展重点
 
  (一)有色金属新材料。围绕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金昌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铜钴及氧化物粉体材料,镍钴高纯金属、高性能合金、粉末冶金等镍钴新材料;开发高档电解铜箔、高强高导铜合金线材、精密铜/镍合金加工材、高性能特种铜管铜材、新型铜基电工材料等;发展高纯硫酸铜、微晶磷铜球等高端电镀材料;开发贵金属医药中间体、高纯贵金属、贵金属粉体材料以及贵金属催化剂等系列产品,形成以镍钴铜为主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推进金川集团精密铜材有限公司3000t/a新型高精度超大规格铜合金管材、1万吨/年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镍盐公司50kt/a硫酸镍项目、兰州金川科技园1kt/a高品质氧化亚镍生产线、金川集团粉体材料公司3000吨/年系列球镍产品项目、金川集团镍都实业公司3万吨/年PCB专用铜阳极项目、正威(甘肃)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酒钢天成彩铝有限责任公司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甘肃华鹭铝业有限公司出城入园10万吨工业型材、甘肃中威斯铝业有限公司高精冶金新材料加工(二、三期)、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合金板带生产线配套完善及高温合金产业化、金昌宇恒镍网有限公司四期扩建、金川电池材料产业园、兰州金川科技园100kt/a动力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金川集团3000吨/年多规格电池级四氧化三钴项目、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吨/年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镍氢动力电池生产线、金昌北方国能锂业有限公司10000t/a高纯度锂盐提取生产线(一期)、白银扎布耶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电子级超纯氟化锂、甘肃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白银中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万吨无水氟化铝、年产6万吨无水氢氟酸和10000吨高性能锂电正级材料等项目。
 
  专栏1: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
 
  铜及铜合金。以发展高纯铜、白铜系列产品、高性能铜合金及其加工材等为方向,重点推进金川公司与中船重工合作,拓展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在海洋船舶领域应用。
 
  镍钴新材料。重点发展镍及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镍钴铜粉体材料、镍钴铜金属盐化工材料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积极发展系列四氧化三钴、系列三元前驱体、电池正极材料,带动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和隔膜材料发展,加快推进金昌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
 
  电池材料。依托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石墨材料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依托金川公司电池材料原材料资源优势和兰州金川科技园科研优势,引入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制造和产品配套企业,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镍氢电池正极材料,推进系列四氧化三钴、系列三元前驱体、高品质球镍、纯相球镍、覆钴球镍等产品提升和扩能,适当引入电池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产业,通过配套其他相关产业,促进甘肃省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
 
  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重点发展氧化铜粉、氧化亚镍、超细钴粉、镍基合金粉、羰基镍粉、羰基镍铁粉(含镍30%)、磁流变液用专用羰基铁粉等粉体材料,依托金川公司1万吨羰基镍项目发展羰基镍丸,打破国外企业对国内羰基镍丸市场的垄断。加快实施金川公司1000吨活性氧化铜粉、5000吨羰基铁镍粉、1000吨/年高品质氧化亚镍生产线建设、500吨硬质合金异形件项目,借助自有多种单质金属粉优势,发展多元合金粉,发展高端粉末冶金用粉体新材料喂料产业,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粉体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示范。
 
  电镀材料。重点发展硫酸铜、硫酸镍、氯化镍、磷铜阳极等,实施金川集团镍都实业公司3万吨/年PCB专用铜阳极项目、金川公司1600吨含硫活性镍扣技术改造等项目。
 
  电工材料。积极开发变频电缆、紫外光辐照交联电缆、风电用电缆等特种电缆,重点实施金川公司高能辐照交联电缆,白银公司高、低温超导电缆、超微细电磁线、自粘复合漆包线、新型微晶铜铬电工材料等产业化项目。
 
  铝合金材料。积极开发生产铝合金锻件、厚板、型材、薄板等产品,带动嘉峪关、白银、兰州连海地区铝加工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中铝西北铝加工厂等铝加工企业,积极发展高强度、高精度挤压材,加快石油钻探管、核工业配套用型管、海水淡化工程、船舶关键材料散热器用型材的研发,推进高能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在高铁配套、汽车、建筑等行业的应用,巩固核工业用高强度管材、汽车阀体用型材、火车车体铝合金、军品配套挤压材、电子产品用材等新型铝合金材料的生产。
 
  (二)化工新材料。发挥兰州石化、银光公司、水性科天等骨干企业在工程塑料、特种橡胶、水性树脂、水性合成革、特种涂料、氟化工、化工助剂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原料和技术优势,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重点,优化布局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延伸发展精细化工、新型化工材料等下游产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丁苯和丁基橡胶、水性树脂材料、聚苯硫醚、化工催化剂和助剂等产业链。重点推进金川公司30万吨/年PVC项目、甘肃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45万吨/年新工艺芳烃、庆阳永欣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氢化石油树脂、甘肃恒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D打印新型树脂材料、甘肃金川恒信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30000吨/年氯化聚乙烯、甘肃俐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7万吨精细丁基再生胶(粉)生产、兰州科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科天化工水性科技产业园、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新区化工新材料科研及工程转化中心建设、甘肃郝氏碳纤维有限公司刘川工业集中区碳纤维产业园、敦煌西域特种新材料股份公司聚芳硫醚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二期)、白银中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00吨电子级超纯氟化锂项目、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8万吨/年TDI生产线建设等项目,积极谋划布局百万吨级PX(对二甲苯)和芳烃项目。
 
  专栏2:化工新材料
 
  特种橡胶。依托兰州石化公司,以构建兰州石化特种橡胶生产基地为目标,积极发展溶聚丁苯橡胶、异戊橡胶,替代天然橡胶进口;发展卤化丁基、氢化丁腈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胶,探索不同橡胶品种的共交联技术,使高端产品牌号比例大幅提高,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推进兰州石化公司5万吨环保丁腈橡胶、6/4万吨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10万吨环保丁苯橡胶等项目建设。
 
  工程塑料。结合兰州石化环保搬迁改造,依托丙烯资源延伸发展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布局建设百万吨级芳烃项目,延伸发展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等工程塑料。发挥甘肃银光公司光气资源和现有技术优势,研发特种聚碳酸酯产品生产技术,加快高端聚氨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聚醚(酯)多元醇、合成革基布、水性聚氨酯树脂、脂肪族异氰酸酯等产品,延伸发展海绵、涂料、胶黏剂、弹性体和塑胶跑道等聚氨酯产品。
 
  高性能纤维。依托兰州蓝星纤维、白银郝氏碳纤维、平凉康博斯特等企业,提高碳纤维原丝低成本工程化运营水平,扩大高强型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加快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制品研发,发展碳纤维基础材料、复合材料制品和新型无机纤维材料,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PTT纤维等高端产品,加大碳纤维在航天航空等军工领域和汽车零部件、体育休闲用品等高端民用市场的推广应用。
 
  水性高分子材料。围绕水性树脂、水性合成革、水性建筑涂料、水性装修材料、水性家具材料以及水性高分子材料功能化、智能化产品等领域,依托兰州新区科天集团,发展水性超纤合成革、水性智能膜、水性智能化模块式多功能墙体材料、绿色水性聚氨酯及其应用等系列化环保产品,形成水性高分子材料、水性合成革制品、环保家居、水性树脂功能化、智能化产品产业链,打造兰州新区水性科技产业园。
 
  高性能氟材料。利用白银氟化盐、碳酸锂等产业技术优势,以白银中天化工、天祝宏氟锂业等企业为重点,发展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等高性能、锂电材料等高性能氟材料,形成氟材料、锂电材料等氟化工产业链,推动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电子氟化工转变,建设无机氟化工和有机氟化工生产基地。
 
  聚芳硫醚新材料。依托敦煌西域特种新材料股份公司技术优势,培育组建省级聚芳硫醚创新中心,构建聚芳硫醚从原料开发、合成、改性到最终产品等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开发芒硝、元明粉、硫化钠、聚苯硫醚等基本产品,延伸发展注塑级聚苯硫醚树脂、聚苯硫醚改性注塑件材料等聚苯硫醚多级产品,培育工程塑料、电子封装和机械密封材料等产业。
 
  特种环保涂料。提高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份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保型产品比例,重点发展建筑涂料、新能源涂料(包括风电涂料和太阳能涂料)、高性能石化防腐涂料、功能型粉末涂料及固沙种草剂等专用产品,支持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特种涂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科天集团兰州新区水性科技产业园建设,重点推进10万吨水性聚氨酯、200万张水性智能皮革板等项目建设。
 
  功能性膜材料。发挥甘肃省膜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优势,进行中空纤维纳滤膜研究及产业化,优化复合隔膜产品质量,扩大应用范围,发展苦咸水淡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水处理、膜集成污水处理及模块化污水处理等技术。
 
  化工催化剂和助剂。充分开发利用我省盐硝资源,依托甘肃秦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奥得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永鸿染化有限公司、甘肃豫中明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二甲基二硫、DSD酸、H酸、吐氏酸、J酸、间苯二酚、甲基磺酰氯等化工催化剂和助剂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率,形成以盐硝化工为引领、精细化工为补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盐硝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三)稀土新材料。发挥甘肃稀土公司稀土加工分离的优势,以稀土功能材料为重点,加强高端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做精、做优、做细稀土加工分离产业,拓展稀土新材料应用领域,促进稀土加工分离材料向高端产品延伸。重点发展稀土研磨、贮氢、永磁、发光等稀土功能材料,实现由生产稀土分离产品向生产高端稀土应用材料、功能材料转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链。重点推进稀土公司1000吨钕铁硼永磁材料、1000吨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3000吨高纯稀土金属及特种合金、2万吨高效稀土催化剂等项目建设,积极与台湾宏齐公司开展合作,建设1000万盏LED球泡灯、1000万盏日光灯、10万盏路灯应用组装生产线项目。
 
  专栏3:稀土功能材料
 
  依托甘肃稀土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突破新型稀土材料及促进稀土平衡应用技术、高端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开发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抛光粉、稀土贮氢合金粉、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系列产品,打造由稀土分离产品向稀土功能材料延伸的产业链。
 
  (四)高性能结构材料。依托酒钢集团,以优质不锈钢、硬质合金钢、高性能碳钢为基础,积极开发建筑结构用钢、复合板材、新型不锈钢等结构性、功能性新型钢材。依托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开发高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高强铝合金板材、航空铝材、轻量化轨道交通用铝合金材、汽车用铝板材等轻质高强度合金材料。依托郝氏炭纤维公司、蓝星碳纤维公司、康博丝特碳纤维公司等企业,发展高强型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拓展碳纤维在航天航空等军工领域的推广应用。重点推进酒钢集团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产业化、不锈钢产品开发铬钢酸洗线建设项目、甘肃康博斯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碳纤维隔热保温材料碳化工序改造、甘肃郝氏炭纤维产业园等建设项目。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斗智库环保管家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