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环保部通报了两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的联合挂牌督办情况,其中之一就是靖江市原侯河石油化工厂填埋疑似危险废物案。这也是环保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三部门首次启动联合挂牌督办。据通报内容,靖江污染场地探明疑似危险废物填埋总量约5000吨,特征污染物为1,4-二氯苯、甲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苯等,场地已于12月18日前完成清挖工作。经查,疑似危险废物主要来自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扬农化工)和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青农化),两家公司及下属企业存在违反“三同时”验收制度和违反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问题。通报还称,在环保部督促下,江苏省环保厅制定了调查处置工作方案,泰州市、靖江市迅速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有序开展污染调查、危废鉴定、安全处置、损害评估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这是全国近年来有公开报道的最大规模的危险废物违法填埋案件。
案件举报人周建刚在看到消息后说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得了”。
养猪场下发现大量“黑色废渣”

华顺养殖场 受访者供图
9月25日,环保部指导刊物《环境保护》登出商人周建刚的实名举报信,信中直指江苏省靖江市华顺生猪养殖场内疑似填埋了上万吨危险废物,对人身伤害极大。一石激起千层浪。
环保部于9月28日召开专题会并成立调查组,江苏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总队也赴靖江展开调查。
华顺生猪养殖场位处江苏靖江市马桥镇侯河村,前身为侯河石油化工厂。早在2000年左右,扬农化工、长青农化两家公司先后与侯河石油化工厂签署协议,处理两家公司的危险废物。
然而转运来的危废并未得到妥善处置,而是被直接填埋进了厂区的地下,覆土层仅30厘米。
2014年,侯河石油化工厂老板唐满华在患鼻癌9年后去世。次年2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居云南、祖籍靖江的商人周建刚盘下了已经改建好的养殖场。进驻养殖场后,周建刚20多年前得的牛皮癣病复发,诊治的上海医生认为主要诱因是生活环境中存在化工污染源刺激。
回去后,周建刚在对养殖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留心到某些地块下散发恶臭的“黑色废渣”。更关键的证据是,原老板唐满华留下的危废接收单据、合同还在养殖场的办公室里。周建刚清理后确定,“黑色废渣”为原侯河石油化工厂接收的化学危险废物,十年间接收的量达到了1.4万吨之多。
意识到情况严重,自7月起他开始向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举报,虽然相关部门曾派人来查,但周建刚一直没有收到反馈。
环保部12369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7月9日有群众向靖江市环保局反映华顺生猪养殖场的危废污染情况,环保部12369热线受理该案件是在9月22日。
“我担心各种流程走完前,污染还在继续,所以我就等不及了”,周建刚曾对媒体解释为什么要在媒体上公开举报。
估计光土壤修复就要5000万元以上

华顺养殖场原内部构造 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在实名举报信公开2个月左右,周建刚已经收到了环保部的回复。
11月18日,环保部12369环保热线工作人员向周告知了案件的调查进展,环保部12369工作人员简要介绍了调查组对土壤、水、农作物进行的检测结果。
养殖场北侧紧邻界河,调查组在上游700米和下游900米之内设置了5个水质监测断面,每天采样检测一次,得出的结果是,上游700米和下游900米两个点位没有检出特征污染物,中间临近厂区的三个点位,均有污染物检出。
土壤污染一项,经过初步排查,疑似危险废物填埋区主要在原化工厂厂区之内,及养殖场15.34亩范围内的部分区域,厂区内填埋的疑似危险废物扩散范围,在厂房南侧5米以内,东侧10米以内,西侧20米以内,厂区内危废填埋区域地下水污染深度到7-8米,未填埋区在3-4米,其扩散范围与土壤扩散范围基本一致。
填埋疑似危险废物,平均填埋深度在四米以上,最深达到6米,填埋区四米以上总有机物量数为10万ppm(浓度单位),相当于每公斤含100克污染物,浓度极高。四米以下含量急剧降低。
对周边农作物没有检测出超标的现象,周边农作物生长正常。
另外,养殖场范围已采取了应急防控措施,在靠近厂方的一侧铺设了防渗膜,另外一侧投放吸油毡,设置隔离带,防止污染物的扩散。
12月15日,称要处理这样一个接近足球场大小的污染面积,光是土壤修复估计就要投入5000万元以上。